非常時期的靈魂閱讀
自二〇〇〇年舉辦第一屆以來,臺北詩歌節早已成為愛文學的市民們盼望的文化重頭戲之一。往年均邀請多位國際詩人訪臺,從大師級詩人到青年世代的新銳詩人,與臺灣聽眾、臺灣創作者展開交流,不少國際詩人頭一次訪臺經驗就是因為參加詩歌節。
然而,今年由於疫情尚處於趨緩但仍有變化的時期,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也不敢掉以輕心,幾經討論,二〇二〇年臺北詩歌節絕大多數活動由本地詩人擔綱,仍維持節目的豐富多元,講座、跨領域詩行動、徵件、大型演出等等,均做了完善規劃。
本次主題為「所以我們發光」,強調詩歌的基本精神即是撥開黑暗、重現光源的行動。「焦點詩人」鎖定對於女性與族群議題貢獻良多的客家詩人張芳慈,大型演出則以香港詩人廖偉棠的劇本搭配臺港音樂創作者呈現,還有別開生面將爵士樂混搭現代詩人演出的嘗試,原住民主題的詩與歌之夜、紀念今年去世的重要詩人楊牧、秀陶的專題討論,以及與疫情下的文化與精神狀態對話的詩人講座……等。這些活動都希望能擴張詩的可能性,彰顯臺灣文化的多元性,並成為思索的觸發點與延長線;同時,文學閱讀本身,也可說是靈魂的培力過程,面對生命的種種非常時期,讓人能有所憑依,內在更形強壯。
臺北市政府文化局